有很多时候,茶好不好是一回事,泡茶的方法如果不对,才是最令人不忍直视的情况。倘若是同样的茶,同样的茶具,同样的水质,同样的条件,却泡出了不同的味道。把好好的茶叶,泡得无香,无味,滋味寡淡,心里必然会觉得很失望。
这种时候,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泡茶手法了。真心想学泡茶的朋友,建议有两个“不要”。
一、不要盲目效仿茶艺师的花式泡茶法
二、买茶具不要只看外观
第一、初学者不要盲目效仿茶艺师的花式泡茶法
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看过茶艺表演,拿着一个壶嘴很长的水壶,从高处往下注水。看起来,赏心悦目,观赏性极强。但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,很容易洒得到处都是,让整个茶桌变得一团混乱。
俗话说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这种极度考验注水准确性的方法,或许是茶艺师练习了成百上千次,才能做到如此完美的表演。
作为初学者,就连盖碗还端不稳,就别想着学习花里胡哨的技术了。更何况,这种悬壶高冲的注水方式,对茶汤的香气滋味没有太大的帮助。
除了极具表演性与观赏性之外,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鸡肋了。过于强调美观,甚至还会错过最佳出汤时间,导致闷泡,让茶汤滋味变得苦涩。
实际上,这种情景非常普遍。很多人跟着网上茶艺师的教学视频,学习泡茶。听说注水要定点,让水流形成一个漩涡,让茶叶旋转起来,宛若含苞待放的花朵。
如果是让咖啡师学习这个技巧,自然是无可厚非。因为拉花,是他们入门的必修课程。但到了泡茶这件事上,却不需要这样做,旋转起来的茶叶,美则美矣,却没有多少茶叶在释放内含物质。
只有底层那部分接触到了水面的茶,在析出养分。至于在上层的大部分茶叶,仍然还是干燥的状态,没有被沸水浸润,从而无法充分释放滋味物质。
如此一来,茶汤喝起来就很单薄,寡淡,香气虚无缥缈。可若是闷泡,又很容易让茶汤变浓变苦,照样不好喝。
第二、初学者买茶具不要只看外观
现代社会,许多人都是“外貌协会”。购物的时候,除了看价格,就是看外表,其它一律不顾。网络上有句话,叫颜值即正义。
意思是好看的东西,便是正义的代表,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!
所以,初学者们为了提高自己学习的热情,也会购买一系列漂亮精致的茶具。光是摆在桌子上看着,就觉得赏心悦目。
全然不曾考虑过,这个盖碗用来泡茶实不实用,碗沿够不够宽,容量会不会太大,泥料会不会太厚了,抓在手里容不容易烫手……
正是因为考虑欠妥,才导致了泡茶的时候稍不注意,就被烫成了红酥手。
作为初学者,还是用标准的白瓷盖碗就够了。一方面,价格实惠,不小心摔碎了也不心疼。另一方面,用来练习非常方便、称手,有利于快速提高自己的泡茶水平。等到学成以后,再更换成自己喜欢的盖碗,用起来便能更加得心应手了。
学习泡茶的关键,是多多实践。
如果没有良师益友的指导,那只能自己在实践中去检验,得到反馈信息。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,才能得到反馈信息,才能知道自己学得对不对,学得效果如何。紧接着,再确定下一步的学习进程。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,会四处碰壁。
比如,握盖碗的手法错了,直接碰到了碗壁,导致手指被烫红。
又比如,盖碗出水口太小,导致出汤不够利落,淅淅沥沥地流在了茶盘上,湿漉漉一片。
再比如,因为心理原因,注水后不敢马上端起盖碗,而是犹豫不决,最后导致错过“快出水”的时机,造成闷泡……
这些情况,都很常见,也是大多数初学者会犯的错。但就像老茶客说得那样,泡茶,哪里有不烫手的呢?烫着烫着,皮厚了,自然就不觉得烫手了。
其实,未必是真的皮厚了,毕竟也不是人人都能练成铁砂掌。而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,掌握了精髓,越来越熟练了。因此,烫手的几率就直线下滑。并且,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器型的盖碗,都能手到擒来。就算有什么突发情况发生,也能很好地应对。说白了,都是经验使然。
喝茶,本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应该追随本心。而泡茶,同样不需要太复杂。平时的泡茶,和表演里的泡茶,还是存在很大出入的。前者是为了品茶,意在泡出茶叶的原汁原味,动作流畅即可。后者则是为了表演,是一种技巧。
精彩的表演,能收获满堂喝彩,却未必能泡出好喝的茶汤。
从古至今,泡茶都是为了茶叶所服务。所谓“泡”,也不过是让水浸润茶叶,释放出营养物质,让汤水喝起来饱满醇厚、有内容,这才是泡茶的本质。
至于动作优不优雅,好不好看,能打多少分,都不在重点。
来源::根竹绿茶 » 喝茶初学者的泡茶手法